2023年,資興市自然資源局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發揚“闖創干拼”精神,認真履行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責,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科學合理規劃國土空間,統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在節約集約、高質高效上爭創一流,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資興貢獻自然資源力量、彰顯自然資源擔當。2023年工作謀劃如下:
一、聚焦要素發展,持續加強項目用地供給保障
緊緊圍繞2023年我市城市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需求,提前介入,主動服務。一是大力保障用地需求。按照“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企業好、一切圍繞園區干”的服務要求,全力做好湖南第二屆旅游發展大會重點觀摩項目以及鏊魚塘玻璃用脈石英礦等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用地保障,為全市項目用地買好“門票”,全力做好資源要素服務保障。建立會商定期調度制度,對于急需落地的重大項目隨時調度,找準痛點、破解難點、打通堵點。建立項目實時“滾動”入庫機制,對項目實行臺賬管理,制表上墻、掛圖作戰,逐項目明確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一跟到底。預計2023年我市須用地報批項目16個,面積約188公頃(其中耕地約31公頃)。二是有序開展土地供應。嚴把供地關,嚴格按“凈地”標準做好凈地供應。全力做好旅發大會資興市觀摩項目、民生工程、基礎設施、招商引資項目的要素保障工作和房產辦證歷史遺留問題的供地手續辦理工作。三是扎實推進土地收儲。圍繞國家新型數據谷、“東方水城威尼斯”規劃和旅發大會觀摩項目、水電八局砂石處等東江灣地塊的土地收儲和儲備土地環境整治工作;圍繞民生做好郴汽集團棚改、原宇字礦三供一業移交土地收儲和實業公司土地收儲掃尾工作;圍繞產業項目做好園區旗濱硅石產業鏈螯魚塘礦、眾騰機械、長宏二期等項目土地收儲工作。全年力爭完成土地收儲500畝以上。同時按程序做好國有土地使用權、礦業權網上招拍掛交易工作。
二、聚焦規劃引領,高質量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
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通過高質量編制、高水平實施、加強對相關規劃要素的高標準要求,抓重點,重實效。一是進一步推進融城發展規劃。積極主動融入“強中心城區”戰略、強自貿區戰略和建設郴州國際陸港等重大戰略,緊密對接《郴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郴資桂區域協調發展規劃(2021-2035年)》,加快編制東江灣、興白等融城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城市設計,統籌指導推進融城片區開發建設。二是進一步推進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高質量推進《資興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加快東江灣片區、興白片區等片區規劃的編制,保質保量完成城市體檢評估、鄉鎮主體功能定位細化、造林綠化空間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內控制性詳細規劃評估、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實施評估等規劃編制工作。三是進一步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加快推進我市“多規合一”村莊規劃編制和審批工作,爭取2023年3月底前完成唐洞街道全域土地綜合試點涉及的程水村11個村(社區)村莊規規劃成果修改完善和報批工作,6月底前完成已批準實施的村莊規劃和已編未批的村莊規劃成果修改完善和報批工作,12月底完成我市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及村莊規劃的編制工作。
三、聚焦管理職責,注重自然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
堅守耕地紅線,嚴格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履行自然資源管理職責,強化礦產資源要素保障。一是以田長制為抓手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繼續大力推行田長制,建立常態化督查機制,督促各鄉鎮(街道)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壓緊壓實耕地保護責任,讓鄉村相關工作人員真正發揮前哨作用,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置”,及時制止違法亂占耕地行為,守住耕地保護底線。嚴格考核工作制度,市田長辦將嚴格落實半年考核制度,考出工作干勁,評出實績優劣,兌現獎罰措施。嚴格耕地用途管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因非農建設占用耕地的,督促項目業主嚴格落實耕地“進出平衡”,確保耕地不減少。2023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5.1286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不低于22.5726萬畝,耕地恢復1.07萬畝(待定)。二是深入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攻堅。在過去“三年行動”的基礎上,對已建成的綠色礦山及時開展“回頭看”。督促通過招拍掛取得采礦權的礦山企業及時編制綠色礦山建設方案及評審工作,并指導礦山企業綠色礦山建設。強化礦產資源要素保障。重點做好硅材料、綠色建材產業園等礦產資源要素保障工作,協助湖南金磊及時辦理西陽嶺礦區采礦權登記工作,跟蹤對接鰲魚塘礦區新設礦權掛牌工作和協助采礦權人及時辦理采礦權登記手續。三是持續加大地災治理和生態修復工作。加強地質災害防治日常工作,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用于重大地質災害治理;督促項目實施單位完成2022年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切塊資金)治理和應急處置項目;制定十四五生態保護修復規劃,爭取2023年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資金;督促有責任主體的廢棄礦山完成關閉礦山生態修復任務,督促在建礦山做好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按要求完成年度、分期生態修復任務。
四、聚焦民生服務,堅持不懈推進基礎業務實施
2023年我局將繼續聚焦改革,強化日常管理和調度,提高服務企業群眾效能,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一是扎實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依托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資興市“一網通辦”服務平臺,對自然資源行政審批事項流程配置、事項類型、辦理時限進行梳理,達到“一網通辦”服務平臺自然資源行政審批事項全覆蓋,實現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月月評優。積極推進建設全省統一的不動產登記平臺,逐步實現全省“一個平臺、一個數據庫、一套登記發證系統”,切實提高登記發證能力。二是全面啟動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按全省統一安排部署,2023年計劃全面啟動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最終實現全市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全覆蓋。計劃完成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登記掃尾工作,全面完成檔案移交統一管理及技術服務費撥付等后續工作。三是抓好重點項目征地拆遷工作。強化征拆安置工作領導小組調度,實行重大項目一月一調度,普通項目一季一調度,遺留問題專項調度,力爭一次專項處理好一個遺留問題。領導小組調度會議形成會議通報,通報直接與年度考核掛鉤;落實征拆前期會商制度,項目啟動必會商、項目安置必會商、重大補償必會商;突出桂新高速、金磊搬遷、鰲魚塘礦區、旅發大會等重大征拆工作的推進;組織集中拆遷攻堅活動,推進半島、文體中心等重點項目的拆遷安置工作。
五、聚焦機制創新,進一步強化自然資源執法督察
2023年自然資源行政執法和督察工作將以“雙零”為目標,以月清“三地兩礦”和衛片違法圖斑銷號為主要抓手,一手抓執法,一手抓督察,狠抓工作落實。一是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工作機制。強化土地動態巡查責任制度,加強對重點地區和重點項目的動態巡查和監控,協調耕保、用地、調查等股室加大耕地保護力度,加快自然資源行政執法快速反應機制建設,提高快速反應能力,為及時發現、制止、查處各類自然資源違法行為提供機制保障,讓政策法規在廣大群眾中入腦入心,為我市經濟發展,項目建設做好要素保障工作。二是全面開展自然資源督察工作。充分發揮督察利劍作用,強化督察督辦,督促責任主體(單位)及相關責任人履職盡自然資源領域違法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進一步建立健全自然資源督察問題清單、措施清單、責任清單和督查機制“三清一督”機制。嚴控整改銷號時間節點,按照法律、法規及規章,對反饋的各類未整改到位問題,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明確具體的工作任務、實施辦法和工作步驟。對每一個問題明確一個責任單位、一名責任領導、一位具體責任人員和一個整改對策,逐條逐項進行整改,做到件件有整改,案案有交待。
資興市自然資源局
2022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