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應急管理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斷強化紅線意識,堅守底線思維,以法治政府建設為目標,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大力推進應急管理行政執法改革工作,不斷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完善執法機制,規范執法行為,提高服務意識,有力地保障了全市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保障,F將我局2022年法治建設工作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和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情況
(一)貫徹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局黨委主要負責人及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抓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主責主業,主動作為,攻堅克難,廉潔從政,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一是強化黨的領導,認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把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二是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和依法執政能力;三是狠抓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落實,推動應急管理事業取得新成效。四是帶頭遵守廉潔從政各項規定,并嚴格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做到依法辦事、廉潔自律,全年沒有發生因廉政問題受查處的情況;五是嚴格執行“三重一大”制度。不斷完善和制定局黨委議事規則,嚴格按程序規范決策,進一步提高我局涉及全局性的重大決策事項、重要人士任免事項、重大項目安排事項、大金額資金安排使用事項等事項的決策水平,體現集體決策的巨大優勢,進一步規范重大決策行為,完善決策機制,強化決策責任,減少決策失誤,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
(二)加強組織領導,統籌推進依法治市暨法治政府建設。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全面建設法治政府,局主要負責人組織相關股室對照《資興市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劃》,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制定了《資興市應急管理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劃》及《2022年資興市應急管理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明確全年重點工作任務,分階段部署開展法治政府建設及普法依法治理的各項工作,確保按時限按要求完成我局各項法治建設工作。與此同時局主要負責人按要求定時聽取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匯報,及時梳理總結我局各項法治工作的開展情況。
(三)加強法治教育,提高公職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一是落實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按照“內外并重、學用結合”的原則將法律知識列入重點學習內容。二是組織干部職工利用應急管理部應急管理干部網絡學院、學習強國等平臺進行普法學習,積極參加上級主管部門、市委市政府及局內部舉辦的各類法律培訓和學考活動。三是組織觀看紀律教育宣傳片視頻,加強黨員干部的法治教育,增強培訓教育實效,不斷提升干部法治思維和能力。2022年,干部職工學法通過率100%。組織干部職工參加應急管理干部網絡學院學習,平均學時達到80學時。開展系統執法業務大培訓,組織學習場次達5次,提高了執法人員能力和水平。
二、規范行政執法監督,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深化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領域“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入推進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將安全穩定作為最大的營商環境,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牢固樹立為企業服務的思想,使企業群眾和應急工作人員“心連心、零距離”。在監管環節,加強對企業的紓困解惑力度,及時為企業安全發展提供幫助。1-10月,派出駐企工作組幫助企業解決困難267條、完善規章制度22項;組織企業負責人開展警示教育100余場次;督促企業開展安全技能培訓86場次,參訓人員達4000余人次;指導企業圍繞防礦山災害、防建筑物坍塌、防;沸孤、防危爆燃燒爆炸、防人員密集場所火災事故等多個科目開展演練210場次,參演人員達3萬人次。推進安全費用提取、工傷保險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繳納,全市高危行業企業安全費用提取率100%、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投保率100%、工傷保險繳納率100%。二是科學合理編制年度安全監管行政執法工作計劃和安全監管“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計劃并認真組織了實施。三是推進安全生產行政審批。進一步厘清本單位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動態清理工作,使用應急管理廳行政許可審批系統,進一步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四是繼續加大推行執法公示力度。及時將一般程序查辦的行政處罰案件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在政府門戶網站上公開。通過政府網站、互聯網+雙隨機、互聯網+監管、信用中國適時公示公開。完成資興市應急管理局(市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行政執法主體公示,將主要從事行政執法工作的人員、執法職能、主要執法依據、執法程序、救濟途徑、監督舉報在政府網站進行了公示。五是轉變執法理念,深入開展涉企柔性執法活動,提升執法檢查“溫度”,提高安全生產因子活躍度,激發生產經營單位安全主動作為,成為全市穩固安全生產基礎的強有力措施。全局共實施柔性執法352家(次),其中實施輕微違法行為行政不予處罰120家(次),免費專家指導52家(次)。全市安全生產情況持續呈現好轉態勢,未發生亡人生產安全事故。六是充分發揮法律顧問作用。推進法律顧問服務模式,聘請法律顧問1名,協助梳理各種法律關系,參加案件研究討論、協助處理涉法事件、參加重大合同審查及參與在規范性文件、行政處罰、合同簽訂、行政訴訟等方面提供法律意見,有效降低了決策風險,提高了決策質量。
三、依法治安,推動落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體系。
一是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出臺《資興市安全生產委員會及專業委員會工作制度》,專委會實行“一周一會商”,安委會對專委會進行“一月一調度”,構建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形成監管合力。持續推進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鞏固提升、歲末年初百日會戰、安全生產四大行動、“百日攻堅”、排查潛在風險隱患遏制安全事故等行動,實行排查全覆蓋。今年來,累計排查安全隱患7235條,整改完成7095條;辨識重大風險77條,已全部落實管控措施;排查重大隱患15條,已整改8條。二是狠抓專項隱患治理。在全面排查的基礎上,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礦山方面,聘請專家對井工礦山進行“安全體檢”25次,整治瓦斯、水害、煤塵、頂板、機電運輸和爆破等問題隱患246條;加大對露天開采礦山的檢查力度,整治邊坡垮塌、高處墜落、機械傷害等問題隱患117條;督促礦山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自查自糾隱患565條,整改率100%。危險化學品方面,結合全年執法檢查計劃,深入開展危險化學品專項整治,排查隱患62條,完成整改62條,全部實行“整改閉環”。督促3家;a企業、31家加油站、3家煙花爆竹批發企業嚴格落實風險和隱患“兩個清單”制度;自查自糾隱患249條,整改率100%;根據風險辨識結果制作了“企業風險隱患分布圖”并按紅、橙、黃、藍進行了色辯標識,在醒目位置對辨識風險進行了公示。工貿行業方面,以強化粉塵防爆、有限空間作業專項整治為重點,采取“專家+服務+執法”的方式,檢查工貿企業128家次,排查隱患1182條,復查整改完成1178條。聚焦重點企業和風險較高領域,將豐越環保、恒晟環保、耐普電源、鏵鋼制造、杉杉新材料、長星新材料等39家企業列入重點監管對象,加密執法檢查頻次。消防火災方面,緊盯重要時段重要節點,組織人員對商場、超市、農貿市場、賓館民宿、宗教文化旅游娛樂場所、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全面檢查,動態整治火災隱患1632條。持續加大對“三合一”“多合一”場所、高層建筑、倉儲物流、老舊房屋、租賃房屋等重點場所的消防檢查力度,重拳整治了防火分隔不到位、違規住人、安全出口數量不足和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飛線充電”以及占用、堵塞消防通道等違規行為635起。醇基燃料方面,累計排查餐飲行業169家,其中26家餐飲店使用醇基燃料,對不符合醇基燃料使用技術規范的,已下達了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整改。對2家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輕質白油企業和液體蠟經營企業責令停止經營,取締關停1家醇基燃料經營企業。三是強化安全監管執法。2022年,依法依規辦理煙花爆竹和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80個,辦理易制毒危險化學品經營備案2個。組織開展執法檢查397次,立案調查42起,簡易處罰192次,責令停產整頓企業7家,取締關停15家,警示約談企業15家次,行政處罰65萬元。所有一般行政處罰案件都通過了法制審核。強化聯合執法,保持打非治違高壓態勢,開展聯合執法45次,取締非法加油設施3套,查扣非法流動車輛1臺;打擊非法儲存燃氣2起,取締非法經營點2處;收繳組合煙花30箱,鞭炮700余封230萬響,總價值3.6萬余元;查處醇基燃料銷售窩點1處。
四、宣傳教育擴面增效,不斷增強法治建設的自覺性。
在市融媒體中心開設“應急科普”“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專欄。全市183個行政村“村村響”運行良好,建立了專人定期維護機制。創新宣傳方式,推出手機直播“云課堂”,線上宣傳應急消防知識;組織市文化劇團編排安全生產知識相關劇目,深入村、社區開展文藝演出22場次;以“敲門行動”“安全生產月”“5·12防災減災日”“119消防宣傳月”等活動為載體,上街入戶免費發放印有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學生防溺水、地震和地質災害、森林防滅火、防汛抗旱等知識的環保杯、環保袋、小扇子、抽紙等宣傳資料15萬余份。通過以案釋法和以案普法的形式,深入企業、農村、社區、學校、家庭普及宣傳《安全生產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規。印制5000本《湖南省安全生產條例》分發到各級各部門領導干部和企業。利用手機短信,面向群眾,開展全覆蓋、高密度宣傳,全年播放預警預報和安全知識30萬條次。組織開展安康杯競賽等線上線下安全生產知識競賽12場次,全面推廣關注“郴州市安全生產有獎舉報微信公眾號”,市財政安排100萬元對舉報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吹哨人”進行獎勵,向36名舉報人員兌現獎勵4400元。
五、落實維穩措施,有效化解行業矛盾糾紛。
一是做好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工作。嚴格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做好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工作,2022年以來我局無行政訴訟及行政復議案件。二是妥善化解涉訴信訪。不斷強化政治引領、堅持依法治訪、創新工作舉措、暢通信訪渠道,積極化解各類信訪糾紛。接到涉訴信訪案件,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深入一線調研,分析問題癥結、研究解決辦法,爭取贏得信訪人的信任和理解。2022年我局共收到12345熱線、網絡問政、來信、來訪、來電等12宗,全部在規定時間內一一回復辦結,有效化解社會矛盾。
六、推進法治建設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今年以來,我局法治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行政執法基礎較為薄弱。我局擔負著執法和事故調查任務較重,執法人員力量偏少,專業能力素質有待提高,執法水平和執法裝備等保障能力仍較薄弱,與執法需求不相匹配。且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安全監管涵蓋范圍越來越廣、專業性越來越強,基層安全監管力量與目前日趨繁重的安全監管任務愈加不相適應。二是普法宣傳教育有待提升。企業和社會安全意識、法律意識還不高,特別是少數企業對行政執法不理解、不支持,對行政處罰抱有抵觸情緒,普法宣傳教育有待提升。三是部分企業未真正樹牢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法治意識,只求眼前利益、不看長遠發展,未能做到依法依規生產經營,安全管理工作抱有僥幸心理,存在不愿管、不會管現象。
針對以上問題我局將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執法人員及生產經營單位法治意識。一是依法規范履行監管執法職責?茖W制定并執行年度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加強安全生產日常檢查、綜合督查,集中整治安全隱患,嚴肅查處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認真貫徹落實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相關要求,健全完善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體系,厘清執法權限,明確監管執法職責、執法范圍和執法重點。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嚴格落實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合理確定行政處罰額度。加強與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的協調配合,健全安全生產違法線索通報、案件移送與協查機制。深入推進應急管理領域“放管服”,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二是扎實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將普法責任制落實情況作為應急管理法治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應急管理工作總體布局。扎實做好《憲法》《民法典》和黨內法規等重點法律法規的普及宣傳,開展《安全生產法》《湖南省安全生產條例》等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的宣貫,營造全社會關注法治的良好氛圍。
資興市應急管理局
2022年12月31日